为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要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局"或"集团")在搭建平台、嫁接资本和制度创新等方面的优势,更全面、更系统、更深入地做好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加快形成具有招商局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双创模式和典型经验,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基础条件
招商局集团是国家驻港大型企业集团,主要业务集中于交通(港口、公路、能源运输及物流、修船及海洋工程)、金融(银行、证券、基金、保险)、地产(园区开发与房地产)等三大核心产业。2004-2015年招商局连续十二年被国务院国资委评为A级中央企业。"十三五"期间,招商局提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战略目标,力争实现规模、质量、效益均衡发展。
面对"新常态、新经济、新国策、新世情"的大背景,招商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重顶层设计,通过搭建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全生命周期综合金融服务等多项举措,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招商局特色的双创经验,既推动了自身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也为全面落实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重要部署、做好企业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双创平台资源丰富
招商局集团高度重视双创平台对推动双创工作的重要作用,以自身产业园区业务为依托,为双创主体搭建了多个专业化、便利化、低成本的双创孵化空间载体。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集团就与国家科技部联合打造了国内首家完全按照企业化机制运作的专业化孵化器管理公司——深圳市北科创业有限公司,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重点扶持中小科技企业和海外留学人员创业的孵化器——蛇口火炬创业园。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招商局逐步形成了以蛇口网谷、南海意库、光明科技园科技企业加速器等为代表,涵盖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等多种业态的全链条双创空间载体。近年来,为积极应对双创平台专业化、虚拟化发展趋势,招商局充分发挥在产业培育和综合金融服务等方面的优势,陆续建设了招商启航"厘米空间"、招商交科龙脊创新创业空间、招商漳州芯云谷等多个聚焦特定产业、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新型孵化器载体。
截至2015年底,集团已投入运营或建设中的线下实体双创空间12个,线上在建/筹建双创空间4个,拥有境内外研发机构40个(其中国家级技术中心/实验室8个),下属37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或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这些双创平台为集团更好地开展双创、服务双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二)双创投资体系完善
招商局是受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唯一一家以金融作为核心主业之一的中央企业,拥有绝大部分金融牌照,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投融资服务体系。作为一家注重实体产业和金融业均衡发展的传统大型企业集团,招商局长期坚持并积极践行产融结合经营模式,相继投资、培育了招商银行、招商证券、中集集团和平安保险等一大批知名企业。
为更好地通过金融业务促进集团实业板块发展,招商局在产融结合模式上作出了新的探索,组建了集团投资业务的综合管理平台——招商资本。目前招商资本的资产管理规模已超过320亿元人民币(币种下同)。集团还设立了规模为50亿元、专注于"互联网+"及集团产网融合相关投资的直投基金和互联网孵化器,形成了涵盖天使投资、风险投资、上市服务与债务融资的全生命周期创新创业投资金融服务体系。
(三)双创内生动力充足
体制机制改革是集团持续注入发展新动力的"催化剂"。早在上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招商局就在蛇口工业区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改革探索和试验,率先推行干部人事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劳动分配制度等一系列改革试验,为中国的经济改革开放发挥了重要示范作用。
2010年,招商局提出将创新作为集团未来十年发展的主线,在全集团范围内倡导包括理念创新、市场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产业创新、产融结合和科技创新在内的企业一体化综合创新活动。2013年底,集团召开创新工作会议,系统梳理招商局未来创新工作方向。2014年,招商局成立了集团创新工作促进委员会,由集团主要领导担任负责人,统筹与协调解决制约集团创新工作发展的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为更系统地推动创新,集团围绕鼓励创新投入、建立创新容错机制、完善创新考核评价机制等重点方向,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推动集团创新驱动发展的有关制度。
2014年底,招商局主导开发的深圳市蛇口片区纳入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与深圳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合作区形成了"三区叠加"的先发政策优势,为招商局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带来新的契机。
(四)双创文化氛围浓厚
改革创新是招商局保持基业常青的活力所在,更是"招商血脉、蛇口基因"的本质内涵。集团一直高度重视双创文化的培育,大力倡导全员时刻保持创业者的姿态和理念,激发创业热情,积极营造勇于创新、乐于创新、善于创新、敢于创新、宽容失败的环境氛围。同时,积极利用集团年会在内的各种场合,通过领导讲话、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署、"公司日"活动和广泛宣传等多种方式,持续向集团各级经营管理者和广大员工宣贯创新理念,并将创新引入集团对下属企业的战略管理和考核评价、投资审批和后评价、新业务拓展等日常经营管理活动,推动集团上下深入认识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创新成为集团各级管理人员和广大员工的共识。
(五)双创工作成效显著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招商局初步形成了以双创平台为基础、以金融资本为支撑、以机制创新为驱动、以创业服务为特色的双创工作模式,进一步加速所在区域内创新要素的集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创业。例如,集团旗下招商蛇口从2010年开始实施"腾笼换鸟、转型升级"战略,通过对蛇口工业区内旧工业厂房进行改造,提供系统、完善的创业综合服务,使蛇口工业区的产业结构从原来的二产为主转型为现在的三产为主,区内的蛇口网谷更是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创新集聚地。截至2015年底,蛇口网谷入驻企业已达四百多家,2015年总产值超过200亿元,每平方米土地年产值由2010年的不足2千元提高至5万元,增长25倍以上,并成功实现"蛇口网谷"品牌在青岛网谷、天津云谷等蛇口以外园区项目的复制。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等全方位创新,统筹和加速招商局双创示范基地的建设。发挥招商局产融兼具、产融结合的优势,导入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整合招商局产业优势,开放创新创业资源,调动双创主体积极性,促进协同创新、共赢发展;优化双创体制机制,营造创新容错氛围,鼓励先行先试,支持集团内部双创,提升外部双创服务能力;打造深圳蛇口滨海深港创新创业产业带双创基地样板(以下简称"蛇口滨海深港双创基地"),形成典型经验,逐步向集团产业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进行推广,进而推动招商局成为企业双创示范基地的典范。
(二)战略定位
在招商局已形成的双创工作基础上,通过构建富有招商局特色的"四全(全链条、全流程、全周期、全要素)、四加(线下+线上、空间+资本、资源+机制、境内+境外)、四化(专业化、特色化、协同化、产业化)"双创生态体系,形成"大企业搭台,小企业唱戏"的双创发展格局,为国有企业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提供更多可借鉴、可推广的实践样本。
(三)建设目标
以招商局"十三五"战略规划为指引,充分发挥集团在产融结合、资源整合、制度创新等领域的优势,探索形成可推广、可复制、可持续发展的一体化双创生态体系,实现集团创新驱动发展与双创的有机结合,率先发展成为中央企业双创典范。
1.双创示范带动作用显著
2018年底前,双创示范带动作用更加显著。围绕集团相关产业引入一批专业孵化器入驻,打造成为知名的孵化器集聚平台;利用自营孵化器、合营孵化器和外部孵化器持续加大双创项目服务力度;发挥综合金融优势,集合社会资本,研发一系列针对双创的金融产品;利用线上和线下平台,大幅提升双创团队和人员服务数量。
2.双创服务能力更加完备
2017年底前,将蛇口滨海深港双创基地打造成为招商局双创服务生态体系样板,并针对双创企业(团队)和创客个体的需求特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操作的"六个一"双创标准服务模式,包括:
——一套标准体系:制定一套产业园区双创服务标准体系。
——一批双创产品:提供一批针对双创的特色化金融产品。
——一个公共平台:建设一个线上双创公共服务平台。
——一批双创举措:形成一系列支持企业内部双创的配套举措。
——一支导师队伍:打造一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创业导师队伍。
——一批双创活动:举办一百场线下创新创业活动。
3.双创孵化能力位居前列
通过加快线下双创载体建设,提供便利化和低成本的创新创业空间、有效整合招商局旗下金融资源,进一步拓宽内外部双创投融资渠道、持续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吸引优质创新人才定居创业、不断强化增值服务能力,形成全流程的创业综合服务体系、打造线上产业双创服务平台,开放更多企业创新创业资源等举措,不断完善、提升招商局双创孵化能力,实现孵化立项率和项目获投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4.双创发展模式实现推广
到2018年底,在总结、提炼招商局双创工作典型案例和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具有招商局特色的双创生态体系复制和推广模式,力争在其他区域实现2-3个项目的推广。
(四)基本原则
——坚持集团统筹。通过建立组织机构,完善双创工作运行机制,实现集团总部与各下属单位、各下属单位之间以及集团内部和外部间的协作分工,整合招商局双创资源,推动双创政策落地,营造集团多主体、多层面、多角度的双创工作格局。
——坚持市场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结合区域经济特点,聚焦集团物流、港口、地产、海工制造、智能交通等核心优势产业,培育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双创成果。
——坚持产融结合。发挥招商局综合金融板块优势,梳理、整合集团支持双创的金融资源,打通金融服务双创的关键环节,为不同发展阶段的双创主体提供特色化综合金融服务。
——坚持开放共享。充分利用双创和"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通过信息技术开放招商局及南方中央企业创新创业资源,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探索新业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坚持科技引领。通过提升技术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能力,加大对双创主体的技术创新支持和专业化服务,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集团内部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
——加快生态圈建设。充分发挥集团创业综合服务优势,聚焦产业链的主要节点、价值链的关键环节和创新链的核心主体,积极吸引和调动内外部创客参与集团七大产业生态圈建设,形成共生共荣和共享共赢的发展格局。
——鼓励创新容错。针对双创成功概率低、困难多的特点,建立包括人员流动、资本提供、技术支持、成果转化、考核激励等在内的创新容错机制,切实打消集团内部创业顾虑。
——鼓励先行先试。发挥招商局双创示范基地多重政策叠加优势,加强与地方政府、国家部委的沟通,推动内部双创、人才集聚、国企考核等政策领域的先行先试。